1 | 新一代“天地图·常州”建设与应用(2025年) | "(1)编制《新一代“天地图·常州”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部省要求,科学布局、系统谋划新一代“天地图·常州”建设的总体要求、平台构架、服务功能、运行环境、组织分工等内容。
(2)建设数据资源体系:面向互联网、政务网、内网分别建立公共服务、政务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等三大数据资源体系,汇聚整合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实景三维、地理实体、自然资源专题、其他行业专题等数据成果,形成开放共享的目录清单,强化新型基础测绘成果在天地图之中的转化与应用,扩展三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数据产品。
(3)建设协同服务体系:按照部、省新一代天地图建设要求,结合常州实际,采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化技术体系,全新设计和构建统一门户,实现多端(桌面端、移动端)、多网(互联网、政务网、内网)全覆盖;充分利用实景三维常州建设成果,基于三维空间框架构建二三维一体化的在线地图服务系统和新平台开发资源服务体系。
(4)建设“1+1+7”省市县在线协同更新云数据库,对上开展与省级云数据库的权限对接、数据对接、审批流程对接,对常州市各辖(市)区部署市县协同的云数据子库,实现增量数据的版本管理、审核日志管理,建立省市县数据库安全传输通道,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在线协同更新。
(5)完善全市统一的地名地址数据库,构建别名数据库、历史地名数据库,开展历史地名、错误地名、灭失地名检测。
(6)重点打造互联网端的“美丽常州”、政务网端的“一网统管”以及内网端的“自然资源”三大特色专题频道,建设自然风光一张图、活力一张图两个创新应用。"
| 400 | 2025-05 | 否 | 否 | |
2 | 实景三维常州协同更新体系建设与应用(2025年) | "(1)编制实景三维常州协同更新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根据部省最新建设大纲与系列技术文件要求,结合常州实际,编制《实景三维常州协同更新实施方案》以及地理场景、地理实体等数据更新技术细则。
(2)重点地段实景三维常州建设成果优化提升。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单体化、精细修饰等手段优化提升龙城大道高架(龙江路至青洋路段)沿线、市政府周边等18平方千米重点区域范围内实景三维数据成果质量,对全市域倾斜模型按轻量化率不低于30%的目标进行轻量化处理,提升全域实景三维模型渲染效率、显示效果和精细度,满足城市设计、展示需求。
(3)完成实景三维全流程更新技术路线。基于基础测绘、“多测合一”等日常业务工作,建立主动触发更新的工作机制,打通从变化发现、数据采集、处理、增量更新、质检入库等的实景三维全流程更新技术路线,结合应用开展实景三维常州数据成果(地理场景、地理实体、元数据)全流程更新试点工作。
(4)构建实景三维常州全流程在线监管体系。开发实景三维常州更新监管系统,实现实景三维从变化发现、任务下发、数据采集、更新入库等环节全程在线监管,建立市县两级层面数据更新双向反馈机制。
(5)研究开展自然资源地理实体数据建设。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应用需求,开展自然资源实体分类研究,包括现状类地理实体、管理类地理实体,通过空间身份编码“一码”串联自然资源保障要素,建设自然资源地理实体试点数据。
(6)开展实景三维成果派生试点。研究基础地理实体自动派生大比例尺线划图的技术与方法,构建实体图元与地形要素编码映射表,升级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与数字线划图、天地图、辅助决策地图的联动更新。
(7)开展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全过程推广。至少完成5个领域示范应用(调查监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规划审批、三维地籍、盐穴等),公共服务领域至少完成2项示范应用(美丽乡村、城市更新等),编制实景三维常州成果示范应用报告。"
| 380 | 2025-05 | 否 | 否 | |
3 | 常州市地图集(2025年)编制 | "(1)设计编制《常州市地图集(2025年)》,总结回顾常州市“十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内容涵盖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城乡发展、城市风貌等工作,以地理空间为脉络,串联山水林田湖草,凸显自然与人文的壮阔之美;
(2)开发《常州市地图集(2025年)》展示小程序,嵌入“我的常州”APP“常享自然”模块中;
(3)印刷3000册。"
| 80 | 2025-05 | 否 | 否 | |
4 | 常州市“十五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 | "(1)总结常州市“十四五”基础测绘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完成“十四五”成果白皮书编制;
(2)结合“十四五”期间常州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编制产业发展报告;
(3)结合《常州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和新型基础测绘要求,排定“十五五”期间基础测绘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编制“十五五”基础测绘规划。"
| 50 | 2025-05 | 否 | 否 | |
5 | 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及应用(2025年) | "(1)对卫星影像数据库和接收端进行日常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卫星影像数据接收。根据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推送情况,及时接收管理各类影像数据,并建立影像元数据,对影像质量进行判别;
(3)卫星影像处理与发布。对接收的影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每季度形成一幅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全市域正射影像图,并及时将服务发布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天地图•常州”;
(4)地形变化范围提取。依靠最新卫星影像叠加各辖市(区)汇交的最新地形图数据,每季度提取全市各辖市(区)地形变化范围,用于支持各辖市(区)地形修测;
(5)卫星影像数据应用。根据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以及其他领域需求,协助提供影像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
| 50 | 2025-05 | 否 | 否 | |
6 | “多测合一”内外业检查及数据更新检查(2025年) | "(1)运行管理。对平台开展日常运维,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对平台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平台项目备案、成果入库、注册测绘师签章等,每季度编制运行情况报告;
(2)成果内业质量检查。对平台里的“多测合一”成果进行全数内业检查;
(3)成果外业抽样检查。对五个阶段的各类“多测合一”成果进行抽样,抽取比例不低于5%,抽样后进行外业检查;
(4)基于“多测合一”的基础测绘成果更新检查。对“多测合一”项目范围内的各类基础测绘数据进行更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地形、天地图、实景三维等成果的更新情况。"
| 200 | 2025-05 | 否 | 否 | |
7 | 基础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2025年) |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及维护
(1)协助开展测绘成果的接收、检查和汇交工作。接收基础测绘成果后,及时开展成果检查,整理后协助市局向省厅汇交;定期开展非基础测绘成果汇交目录的协助审核工作;
(2)更新运维常州市基础测绘数据库。对市级影像、地图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开展地形、地下空间、地下管线数据库协同更新,开展实景三维数据库(场景库、实体库、元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保持市级数据库的现势性;
(3)统计各辖市(区)基础测绘成果更新情况,每季度编制更新情况报告。
二、“天地图·常州”运维
(1)协助基础测绘成果服务发布与维护。负责基础测绘成果(地形图、正射影像、实景三维、地下空间、地下管线等)在“天地图·常州”(互联网版、政务网版、内网版)的更新发布与维护;
(2)协助专题数据资源发布与更新。更新发布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行业专题数据、标准地图、专题地图,更新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常州站),更新规划公示电子地图;
(3)负责“天地图·常州”数据融合、质量检查。按照部省要求,开展月度更新、季度更新、专题更新与年度更新检查,负责天地图数据接边、配图与发布;
(4)负责“天地图·常州”(含移动端)应用运行管理,包括更新网站信息、系统巡检、漏洞修复、技术支持、配合省开展市级节点评估等。
三、测量标志巡查与维护
(1)测量标志巡查与维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下发测量标志完好点位分布图及相关信息,自主巡查维护4次,组织各辖市(区)保管员巡查维护2次,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信息更新与共享。更新运维常州市测量标志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全国测量标志管理信息数据库(省、市管点位),更新国土空间基础平台测量标志信息;
(3)协助开展测量标志保管委托书签订、津贴统计发放工作;
(4)JSCORS常州节点运行服务。协助做好账号管理、运行监管、技术保障等工作。
四、测绘保障技术服务
(1)承担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中的技术认定和支撑服务,协助完成测绘地理信息“双随机”检查、地图市场巡查、互联网地图监管、测绘地理信息软硬件安全检查等工作,协助开展面向大众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宣传与科普工作。;
(2)协助开展地图审查,出具技术审查意见书;
(3)开展全年辅助决策地图省市联动更新工作;
(4)协助开展测绘成果公共服务,按要求提供地理信息成果,促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
| 300 | 2025-05 | 否 | 否 | |